第380章 海上安保业务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
地方保护哪里都有,香港之前的基建要么是小不列颠、要么是港岛本地人,外人是没机会染指的。
基建嘛,拉动内需,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肯定是可着本地人做喽。
好处害处都有。
首先打破这个潜规则的是沈弼。
在地铁、海底隧道项目上找了小日子公司合作,当然,作为先驱的沈弼被外部敌对份子给残忍的杀害了,至今案件还挂在皇家警务处,不少人手在追查中……
反正警方确实是安排了人手追查,汇丰、港督府也确实在关注。
至于结果……
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宣传都是这么说的。
王耀堂这次跑到羊城来,算是临时起意吧,一方面是因为后宅起火,一方面是因为手里港口多了起来,特别是从李香蕉手里收购的青衣岛港口。
青衣岛港口已经比较成熟了,是香港原油、燃油、化肥、化工原料等易燃易爆品进出港口,之所以设立在这里,是因为与九龙、香港进行隔离,防止泄露和燃爆危险。
青衣岛3个成熟港口让王耀堂想起了李香蕉的和记港口集团,敢跟……
一个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怎么都离不开港口,这个生意在王耀堂看来,比商业大厦收租都要稳得多,港口越多,说话声音就越大。
羊城,王耀堂来过好多次,但之前与州里的正式交集只有一次,捐赠机床那次,其他多与官方交流都是市一级别,说到底,之前的身份差点意思,在港英政府都说不上话……
“王先生,下午好。”一个穿着白衬衫黑西裤留着四六分眼睛很大的中年人笑着迎上来。
“郑秘书,下午好。”从车上下来,王耀堂笑着与伸手过去。
“早就听说王先生年纪轻轻白手起家,没想到这么年轻,想想我20多岁的时候在做什么,真的是让人汗颜啊。”郑秘书一脸感慨地说道。
“郑秘书说笑了,我不过是运气好,踩上了咱们国家改开的风口,早几年我这种人哪里有出头的可能啊。”
“王先生太谦虚了,香港这么500多万人,能踩上时代风潮的又有几人,说到底还是自身能力问题。”
寒暄几句,郑秘书说道:“这样,王先生咱们上楼,吴州长已经在办公室等您了。”
“好,郑秘书请。”
“王先生请。”
刚刚从楼梯口出来,就看到站在走廊里的吴州长。
吴州长还不到50岁,但看起来有些老,肤色像是经过长期暴晒整体呈现棕色,一双粗眉毛,眼神很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