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2章 纵横捭阖宰臣谋
这两字,朱载坖自然也要给高拱,这两字是绝对不能够动的。
剩余八字,协谋、佐理、翊戴、赞治,其中翊戴是绝对不能动的,张居正很清楚,翊戴是朱载坖专门给当年的潜邸讲官们所准备的,翊戴之功,对于朱载坖而言,就是主要指的当年裕王府的讲官们,这是万万不能动的,张居正敢建议朱载坖取消高拱的翊戴两字,朱载坖日后就敢不给张居正这两字,所以翊戴也是不能动的。
那就是剩下协谋、佐理和赞治三去其一,张居正认为,首先就是赞治不能去,所谓赞治,按周礼所言就是:“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引申含义就是点明高拱从翰苑升任阁臣,点明他的翰林出身,所以不能够去掉。
而协谋、佐理,则是一文一武,协谋更加偏重于军事,而佐理则是表达文治,张居正认为去佐理而留协谋,因为佐理的部分含义可以由赞治所表达,而协谋则是肯定高拱的军功,除此之外,对于勋号的次序也要有所调整,张居正向朱载坖建议,为高拱上推忠翊戴赞治协谋功臣勋号,比较合适。
朱载坖想了想,对张居正说道:“既如此,朕就依张师傅所言,但是高师傅要加太师兼太傅。”虽然不能给高拱以十字勋号,但是朱载坖在赠官上已经做到了文臣的顶格,也就是太师兼太傅。
除此之外,朱载坖还要求要将高拱入祀太庙,日后与自己一道享受后世君主的飨祭,这是极为荣耀的事情,在大明礼法是非常重要的,祭祖更是备受重视。祭祀祖先的时候,跪拜大礼是必须的。而皇帝只对天地和祖先跪拜,没谁能让他跪下。只有在享受太庙的待遇后,大臣的神主牌位才有资格接受皇帝的跪拜祭祀。
能让皇帝跪拜祭祀的场景,真是让人意外,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由此可见,配享太庙在古代成了朝臣心目中最荣耀的身后待遇。朱载坖没有给高拱十字勋号,但是朱载坖要给高拱以配享太庙的殊荣。
朱载坖亲自撰写上谕道:“朕惟人臣立朝得行其志建功立业者,固难而退处其乡,寿考康宁,完名全节,足以系天下之望,尤为不易。原建极殿大学士高拱,爰自宫端,擢居内阁,朝夕献替,不激不随,政化清羙,实惟大臣佐理之功。以翊戴之功,当赞治之劳,随事纳忠,协心匡弼,厘革宿弊,斥逐群小,告老而归,高风大节,播在天下,全德盛名,求之前代,亦不多见焉。”
朱载坖在亲自所撰写的上谕中说道:“功茂者赏惟其称,德厚者报不可忘。故命册褒崇,旧史有追封之典;祀祧跻配,前书存与飨之文。盖君臣之义,不独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