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盐利岂能轻易让(八)
跳出来,以保证自己的利益,针对庞尚鹏准备增加广盐的行盐区域,减少淮盐的行盐区域,两淮运司和巡盐御史等官员的反应是极为激烈的,他们当即上疏指出:“江西通省旧行淮盐,以梅岭为界,盖因地制宜,绝私贩之路,法甚善也。既而南、赣改行广盐,袁、吉继之;于是片帆浮江,可以直抵临江、湖口、九江等处,私贩盛行,淮盐日滞矣。然当事者犹区区株守,引额徒加,勤掣于此,而未能疏通于彼。国亏商困,正此之由。今纵未能复铜板额派之旧,宜令袁、吉二府仍食淮盐。”
南直隶巡按御史应朝卿甚至向朱载坖上疏称:““江西、湖广二全省,与南阳、汝宁二府,陈州属县,俱食淮盐。此分地之旧制也。自今观之,江西之南、赣、吉安,湖广之衡州、永州、宝庆、郧阳、郴州,河南之南阳,皆行盐故地也。事变无常,遂为他省侵越,竟不能悉举而复之。地方日见促狭,国课日渐加增,原额正盐且不暇论,彼数十万余盐,将安所消遣乎?”
他们主张进一步扩张淮盐的行盐地方,以保证淮盐能够销售,但是反对的声音同样是非常之大的,首到其冲的就是江西的地方官员,他们不愿意在江西,尤其是南赣在行淮盐,以江西抚按官员为首,上疏朝廷称:“淮盐逆流而上,三十余程,脚价反重,盐价反轻,商船经年不来。而广盐止越一程,顺流而下,其势甚便,袁、临、吉人民欲仰给淮盐,不食广盐,其可得乎?”
广东运司也不甘示弱,广东盐运使陈性学上疏称:“广之盐引每岁一十二万有奇,其行于江西五府者强半。自袁、临之路不通,盐多奎滞,民困渐滋,众商方纷纷求复袁、黄旧额。乃今忽有改吉入淮之议,不益商民之困乎”
江西、广东方面态度是很坚决的,他们以民意作为理由,要求在南赣等州府,仍旧推行广盐,面对这种情况,连户部尚书王国光也向朱载坖以密疏上陈道:“江西、广东一利于买,一利于卖,若是乎人情之函于趋利,而不可骤反也。”
但是两淮运司、还有南直隶官员,户部的一些官员也指出广东私盐横行粤、桂、湘、赣、闽等数省,相沿二百余年而不衰,朝廷虽然多次严厉打击,但是收效甚微,户部官员指出:“广东私盐泛滥,以为不抽分则利归奸雄之手,官失自然之利。然既系私贩,则法当禁捕,乃从而征之,是取之盗贼也,可乎?”
户部的一些官员主张严厉打击广东私盐,以维护朝廷的盐法制度,因为国赋大半资苏松,而盐课惟两淮为最,对于朝廷来说,两淮盐税是太仓盐税的主要来源,其余各盐运司所缴纳的盐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