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240章
成要考试,所以秦母没有过来,秦守业和许兰的婚事,只秦父过来了。五天后,秦守业和许兰搬出了将军府,秦父出钱,在云襄县给他们夫妻买了一栋两进的院子,算是分了。
而秦守业也离开了军营的账房,转而去了皇粮加工厂的账房。
三月,也就是昌平五年,吏部调遣秦放回京,官职待定。秦放在云襄县的事务开始交接,朝廷没有给云襄县调任新的守城将军,马场的事有秦放提拔的杨校尉负责,军营的事有吕校尉负责,至于县城还有杨县令。
云襄县就算修好了路,可毕竟是偏僻之地,如果曾经表示出了矿石,还当真没有人会在意。
这年,秦放二十五岁,官位正五品。
四月,秦放把云襄县的事宜交接完之后,正式启程回京。此,秦放夫妻带着儿子、莲嬷嬷等婆子,还有私卫等随,将军府的护卫、秦人等余下的下人,等秦放他们安顿好了再跟上。
杨县令、杨校尉和吕校尉送他们出了云襄县地界。杨校尉和吕校尉是跟随秦放从永州边关来云襄县的,但是他们不是秦放的私兵,所以秦放回京任职,他们则留在了云襄县,他们和秦放供事快十年了,从边关的六年,加上这里的三年,这份友之深也可想而知。
杨县令:“秦将军,此一路保。京城是所有是非、所有矛盾的起源之地,还请千万珍。”杨在三代内是没有科举的可了,但是,他跟着秦人修路,功劳不少,凭借这份功劳,杨在云襄县足以安身立足了。而且因为土豆粉和番薯粉的关系,杨现在不缺钱了,子过的着实不错。杨县令觉得,在这偏僻的地方当县令也挺好的,富裕繁华的地方矛盾多,不适合他这种族有污点的人。
杨校尉:“将军,万事珍。”
吕校尉:“将军,不管生什么事,们兄弟都在。”
杨校尉和吕校尉是秦放一手提拔的。当初,如果没有秦放的提拔,他们还在边关当着百夫长,或者说上了年纪之后,带着一身伤回到了老。但是现在,他们虽还是正七品的校尉,可到底也是朝廷命官。而且一个管着马场、一个身在军营,在这里也很是安逸。不过,如果秦放需要他们,他们一定义不容辞的。大从军营里出来的血气并没有被这安逸的生活给磨灭,秦放带着他们训练,并没有因为这安逸的子而松懈。
秦放道:“大也珍,弟在这里还请各位照拂一二,但如果秦人有犯事的,触犯律法的,大也不用留。”
“珍。”
“珍。”
妇人这边,几位太太们也是依依不舍。平里虽交不是很深,但是相处的也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