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
去了,再者秦爷爷随父母定居到这里的时候,父母因为灾荒也伤了身体,故而家里只有秦爷爷一个。
而秦家族老,就是当年一起逃难来到这里的,秦家村的人。逃难过来,大家抱团生活很重要。
秦家分家之后,大家各自回了各自的屋子。
秦母把秦放夫妻也叫了去:“还日,阿放和燕燕就要举办喜酒了,们可有想法?”
秦放看向杨海燕。
杨海燕道:“阿母,我也是第一次成亲,并没想法,一切全凭阿母做主。对了,这是我和相公孝敬给阿母的。”
秦母接过一看是十两的银票,她还回去:“们在边关也要花钱,都给了我,们怎么过日子?这钱还是你们拿着吧。”
杨海燕把钱推了回去:“阿母,相公有俸禄,我也嫁妆铺子,家里弟弟妹妹还小,我们身为长兄和长嫂,如果不顾着家里,还要再花家里的银钱,那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秦母:“可是这……”
杨海燕道:“这些钱当是我们今年孝敬给阿爹阿母的钱,往后每年我们都给家里两银子。阿母也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定然是拿的出这些钱才拿出来的,绝不会亏了自己。”
秦放:“阿母,就听燕燕的。”他是想过每年要给家里银钱,也差不多是十两银子左右一年,直到两个弟弟成亲,妹妹丫出嫁,往后他就只给父母一些养老银钱,不会是十两那么多。却没想到他媳妇先说了出来,也拿出了钱。
秦母见儿子也这样说,就收下了:“那喜酒的银钱你们就别给了,咱们大房可没分家。”
杨海燕:“听阿母的。”
秦父从头到尾就是摆设的。
接着,秦母带着秦放和杨海燕去了娘家。能养出秦母这种性格的人家,定然是不差的,秦放的外家还没分家,和秦家一样,都非常的热闹。他们在那边吃了午饭,又送了秦放外公和外婆鞋子,再告知喜酒的日子,他们就回来了。
转眼间,就到了喜酒的日子。
这天,秦家人都非常的忙碌,除了杨海燕和几个小孩。说到小孩,前一天,在绣工坊学绣工的二丫和三丫也回来了,两个姑娘看上去都是比较乖巧的性格。相比于二丫,三丫更加的乖巧。二丫有个弟弟,相对来说底气足些,而三丫没弟弟,在性格上,些类似于秦三婶,觉得自己底气不足。不过回来的当天,她们拿着绢花来向杨海燕表示感谢了。
喜酒是中午,中午吃了就散场,便是有些路程的亲戚,像秦放外公外婆他们,中午吃了下午回去,也好赶路,要是到了晚上,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