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
,她也没有继续问。
范婶的午饭做的很快,做好了午饭,她带着莲嬷嬷、余婶和范婶去千夫宅子那边叫了秦放和洪叔,顺便让莲嬷嬷和余婶熟悉熟悉这里的路。之后,秦放和杨海燕回了家属房吃饭,范婶等人去了闹市的院子吃饭。
莲嬷嬷早前就听到杨海燕在书房的时候提到过闹市院子,这会儿来了,也观看了前面的铺子,对秦家算是又有了了解,这铺子是家里的项之一。
吃好饭,私下里,莲嬷嬷还向范婶打听了杨海燕的出身,虽然她猜测太太出身大户人家,但是作为下人,对太太的娘家了解一些也是有必的,这倒也不算是打听太太的私事。奈何,范婶也不知道啊。
转眼间,到了十一月底。
整个边关的温度都已经到了零下十来度,大街上都不会有人了,菜场、肉摊子都关门了,除了那些米铺还开着,但是也没有人光顾,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的情况,需的食物早就准备好了。
也因此,点心铺子也不开门了。这十来天,大家的表现杨海燕都看在眼里,许是人多了,大家的压力大了,所以干活一个比一个积极了,放在现代,就是有竞争有压力会步啊。
这几天,家里没有鲜肉吃,每天的荤菜成了糟排骨、鸡蛋或腊肉。吃了几天,杨海燕就觉得嘴巴苦了。
这天起来,莲嬷嬷给她梳了一个简单的发式:“太太的头发真好,又黑,又多,什么发式都适合。”
杨海燕身上穿着棉衣棉裤,外面又穿着连体棉衣裤,在家里,她穿的随意,反正也不出门,保暖最紧。说起来,这连体棉衣裤刚做好的时候,可把莲嬷嬷几人惊呆了。
杨海燕笑了笑:“头发多,这人又懒,就想每天披着不想打理,好在有你,省了很多麻烦。”主要是古代的发式太复杂,光是自己打理都酸死。
莲嬷嬷接了句:“太太天生丽质,便是不打理也好看。”没看见太太把大人抓的牢牢的吗?她自问在后院长大,也算有见识了,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太太这样的人,那娇滴滴的样子,比花儿还柔媚。
杨海燕轻笑,被人夸了,心情总是好的:“你就别夸了。早上洪叔去乡下收鸡蛋和鸡了,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如果回来的早,中午还能喝鸡汤。”
莲嬷嬷刚来的时候,觉得秦家吃的很节约,以为秦家没钱,后来知道铺子生意不错,一个月能挣上十两银子,不过铺子开,马上又因为天气的原因关门了。后来才发现,秦家并不是节约,荤菜蔬菜都搭配,这样吃吃其实也差不多了,比起那些个吃不完菜又倒掉的,这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