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聪明人(二)
的衣兜里传出:“您尾号2333的储蓄卡账户.......”
话音一落,白木福放下茶水,对着步云生道:“步先生果然是爽快人!”
步云生只是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而白木福见此,也不生气,而是轻笑道:“那我也就不废话了。”
“咳咳。”白木福清了清嗓子道:“据枯老自述,他祖籍是巴蜀蓉城金堂县锅圈子乡滴水岩村人,生于明末崇德癸未年农历3月初5日,也就是公元1643年。”
“而枯老出世之后,父母便先后去世,他只能随着哥、嫂一块生活,可是在那个自己生活都难的年代里,枯老最终成了流浪儿童,逃荒、要饭……四处飘泊。”
“最后讨口到青城山,被那一位道长收留,取名枯小青,成为了一个小道童。”
“而那位道长对枯老也是恩宠有加,不仅传授了他龙门派的内功,还教他了武术与剑术。当然,枯老也没有辜负道长的看重,虽然不识字没上过私塾,但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所以练功勤奋,上进颇快。”
步云生闻言,不禁虎眸微眯,眉头一皱。
因为枯小青这个名字他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可是又想不起来。
而此时已经进入讲故事状态的白木福,并没有察觉到步云生已经纷乱的思绪,而是有些唏嘘道:
“可那个时候的青城山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没多久道长便仙逝,而枯老也因为先前被道长的喜爱,遭到了剩下师兄们的排挤,不得不再次流浪。”
此言一出,步云生脑中灵感一炸,微眯的眼眸中滑过一抹震惊之色。
这却不是关于白木福口中龙门派的内功。
其实所谓内功,那是三百多年的叫法。
现在它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那就是武术三技中的——心意!
真正让步云生震惊的却是,他终于想起了自己到底在哪里看到了“枯小青”这个名字!
那是林凤娇死后的第六天,他在青城山道德经堂的藏书小阁中,一本丹台碧洞宗前人笔录里看到过。
而那本笔录,便是碧洞真人留下的。
讲述的就是300多年前的青城山,那时候因为连年战乱,山上的道观几乎都是处在荒废状态。
而当时的青城山上,就只有两位道人,两位来自全真龙门的道人。
一位便是后来丹台碧洞宗的创建者,笔录的主人碧洞真人,另一个却是一位无名道人。
在那本笔录中,碧洞真人多次提到自己愧对师兄,没有照顾好他的关门弟子。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