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帝京篇
只因,读起来,像是阅读《诗经》似的。
舒爽!
这么一看,司马相如的文章……的确存在劣性。
原来不是大放厥词啊。
白子衿盯着司匡的平淡无波的面庞。
忽然,一个疑问,从无边无际的脑海中,缓慢升起。
此人究竟是谁?
天下,何时出了这么一个汉赋大家?
难道是稷下的天之骄子?
不愧是百年稷下,底蕴深厚。
姊夫这次来稷下学习儒家学术,找对地方了!
……
吟诵结束,司匡望着下方的观众。
微微一笑,拱手作揖,什么也没说,慢悠悠的下台。
下台之前,他给袁丁挥了挥手。
经过高武旁边,又瞥了一眼。
这一次,他不屑地摇了摇头,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焉知天之大?天下比吾出众者,不可胜数,比司马相如文采高者,也不可胜数。”
“人呢,要有自知之明!”
话罢。
没有再多说下去。
他迈着步子,慢悠悠地走下台,袁丁与两名公羊学子紧跟其后。
猜谜高台上,仅留尴尬万分、无地自容的高武,和跟在他身边,不知所措的家仆。
……
朱庆来压低声音,“牛兄可读懂其吟诵之文?”
“吟诵太快了,吾跟不上!”
牛锡介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眯着眼睛,注视着尚在楼梯口的司匡,沉吟,“临淄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人?为何我从来没听说过。”
“我貌似知道这人是谁了。”单晓辉目光炯炯,想起来一件事。
“请单兄明言!”
单晓辉闭上眼睛,淡淡地说道:“诸君可还记得一己之力,压服诸子百家年青一代之人?”
朱庆来心脏一颤,失声,“啊!这人是那个小子?”
“应该……”单晓辉睁开双眸,视线复杂,劝说,“诸君,赶紧离开这里吧。若是被盯上了,吾等日后,恐怕会很麻烦。”
朱庆来恶狠狠地瞪了司匡一眼,“吾等皆为孝廉,此人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去了长安之后,他能奈我何?”
“呵,汝真的这么想?”单晓辉忽然笑了。
他第一次觉得,这群人,不值得结交,哪怕是乡党。
牛锡介尴尬地笑着,打和场,“单兄息怒,刚才朱兄所言,有何不对吗?”
单晓辉冷笑,摇了摇头。
猛地摔了一下衣袖,转身,背对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