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托儿走了,闹事的来了
…”
“没错。”
好家伙,袁丁这小子,竟然会找托了?
……
赵程神色淡然,转了转脑袋,又活动了几下肩膀。
赵小小穿着崭新的衣裳,梳着一个平髻辫,站在登台楼梯口的位置,拍着小手,笑嘻嘻的,大喊,
“阿父!一定要射中啊!”
“放心吧!”
看着女儿,赵程竟然笑了,那冰霜的脸庞,融化了。
他转身,瞅着台下的司匡。
在后者懵逼的神色下,转回去,拉开了弓。
“嗡啦!”
搭箭。
三点一线。
没有丝毫犹豫。
“嗖!”
箭出。
电光火石之间,“咚!”的一声,锋利闪烁着寒芒的箭矢,穿透一盏灯。
入柱。
袁丁对着台下的司匡眨眨眼。
然后跑到柱子旁,确认编号。
待看清楚了,他扯着嗓子,高呼,“恭喜射中,一十四!”
下一刻。
一阵更加洪亮的声音,从另一侧响起。
一个瘦弱的流民,捧着一卷竹简,走了上来。
他注视着面无表情的赵程,高声,“请阁下听谜!”
“此地无狸——打一郡名!”
谜语一出。
台下百姓纷纷开始讨论。
……
“诸位,有人知道答案吗?”
“无狸……”
“不对啊,吾大汉各郡,无论大小,都有狸啊。”
“难不成指的是大汉之外的郡县?”
“呵!大汉之外,蛮夷之地,哪有郡县?”
“这可不一定,别忘了岭南……”
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充斥着整个西市。
大汉百姓的学识并不高,虽然秦传《三仓》,但,只有寥寥无几的官吏才懂,因此很多郡县的名字,并未听说过。
场中,只有少数经常往来东西的商贾,猜到了答案。
受先秦传下来的士之风气的影响,这群人,并没有开口,而是笑眯眯地盯着高台。
……
“子威可猜到谜底?”
孔武笑着点点头,胸有成竹,“这是自然。天下郡县,吾亦知晓一二。”
司匡双手环胸,淡然自语,“这题并不难,在整套灯谜中,算是中下了。台上,应该猜出来了。”
“嗯。”
……
袁丁乐呵呵的询问,“阁下可知谜底?”
“蜀郡!”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