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班长传法
受到美妙节奏的快乐的事情;又如同一次极限的飙车,以无限的紧张感受心中的那份疯狂,还把这种疯狂给展示出来;又如同最精细的手工,极限的精细中完成极致的秩序,达成极限的效果。
如臂使指,真正的如臂使指。在这些战士们的包围下,在他们随着自己的命令而动的时候,黄琦感觉到自己变得非常强大。
虽然只有23人,在黄琦的不断指挥操控下,渐渐的有了统一的节奏。不再有散兵的破败感,反而渐渐的有了集体的气势,由团伙转变为团队。
老班长又开始给黄琦解说兵力分配,战斗小组组成的知识。行进中的队伍也时不时的会发生指挥结构上的变化。
最小的战斗小组是3人,正常的战斗小组是5人,可是也能组成超编的由超编的7人组成的战斗小组。
一个由战斗小组进行配合作战的班组,能由最小编制的两个3人小组组成,也能由29人组成的四个超编战斗小组和班长一起组成。
两个层次的变化,不断的在超编、正常编制和低配编制间转换,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完成战场上班组层面的人员调整。
左边敌人多了,给右边进行缩编,强化到左边去。右边的敌人被打散了分成两个团队,快速的调整人员分配,将原来分别应对左右两边的两个作战小组分成三个作战小组。有了一个将面前的几个敌人分开的机会,快速的抽调形成一个新的作战小组切进去。
这些,就是班长应该做的事情。
伍长负责一个作战小组,班长管理好作战小组。即便班长和伍长的工作很多时候是相互转换,甚至没法完全分开的。
听完这些知识,回头再想之前的指挥的时候,黄琦发现了问题所在。
人员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作战情况实时变化,作战小组也不是随着拥有的人员变化,而是更应该根据战场的需求而设立。
战场上需要有主战小组,有防御限制小组,有后备队,也有预警观察,随着战场的变化,随着身边战友和对面敌人的数量变化,也是需要随时调整。
没有绝对的作战小组,也没有绝对的指挥体系。
以士兵为零件,组装成能足以应对敌人的作战小组,能及时调整完成消灭敌人保全战士的变化,又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失去指挥架构的散兵编入自己的指挥,以运动和变化完成战斗。
山壁上出现了很多非常深的深孔,大片打的如同烂麻袋一样的山妖尸体,还有像是火炮轰击后形成的布满碎石的大坑。
“这好像是我们连长做的,他们在这里